|
立讯精密:上修业绩预告,q4盈利超预期
事件:公司向上修正2018年度业绩预告区间,预计净利润为26.20~27.89亿元,同比增长55%~65%,原业绩预告区间为24.51~26.20亿元。
四季度业绩再超预期,新品良率持续提升和无线耳机AirPods保持快速成长为驱动力。全年业绩中值27.05亿元,18Q4单季度盈利指引中值为10.48亿(YoY+72%),增速略低于Q3(YoY+107%),但超越先前指引和市场预期8.78亿(YoY+44%),因此公司18Q3-Q4连续两季度业绩超预期。
超预期的原因公司解释为“短中长期的市场、产品和客户规划比较完整,内部经营管理及智能制造的不断提升”,我们认为:1)18Q3旺季开始量产的无线充电、LCP天线和马达等产品良率处于持续提升中,带动产品盈利能力改善,对业绩强劲增长做出贡献,亦显示出立讯优秀的管理与制造水平;2)18年AirPods出货量大幅成长,并成为主要成长动力,使得公司受iPhone销售偏弱的影响较小,19年AirPods出货量有望保持高速成长;3)通讯业务受益5G亦处于快速成长通道。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虽然iPhone销售不及预期对部分零组件需求造成影响,但立讯更多受益于消费电子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市场、新需求,比如无线耳机AirPods、适用5G的LCP天线和无线充电等,以及通讯企业级业务客户持续拓展带来的收入快速爆发,继续看好公司的高成长趋势。预估2018、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7.0、35.1亿,对应(2019/1/10收盘价)估值为23、18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需求走弱,竞争加剧
新城控股:销售目标超额完成,租金收入高速增长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12月份及四季度经营简报。销售额超2千亿,增速TOP10房企第一。公司2018年12月实现销售金额225.3亿元,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30.8%,实现销售面积220.8万方,同比增长41.1%,环比增长52.2%,销售均价10205元/平。公司1-12月实现销售金额2211.0亿元,同比增长74.8%,实现销售面积1812.1亿元,同比增长95.2%,销售均价12201元/平。公司2018年销售目标1800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然超额完成销售目标,在克而瑞排行榜中销售额排名第八,同比增速在TOP10房企中位列第一,远超主流房企20%-30%的平均增速。201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持续大力推盘,加上可售货值分布区域去化良好,在大多数主流房企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公司有3个月增速超过200%。
拿地稳健土储充裕,试水养老和教育。公司12月拿地受高基数影响,面积增速下滑明显。新增计容建面291.3万方,同比下降47.6%,环比增长38.7%,支付权益价款149.8亿,同比增长56.9%,环比增长334.2%,拿地均价5274元平。权益价款增速远超计容建面增速的原因为,公司试水养老和教育用地,12月购入北京一宗土地用途涉及养老的地块,另购入南京一宗土地用途涉及幼托的地块,楼面价分别为22385元/平和15802元/平,权益均为100%。公司2018年共新增计容建面2536万方,同比增长0.8%,支付权益价款677亿元,同比增长10.3%,由于公司2017年拿地扩张积极(计容建面同比增长122%),在当前主流房企拿地持续谨慎的情况下,公司拿地依然较为积极。根据我们估算,公司2018年末总土地储备近7500万平方米,按销售均价12201元每平米估算在手货值约9千亿,可供4-5年结算。
住宅商业双轮驱动,租金收入大幅提升。商业地产表现持续亮眼,目前综合体的销售面积占比总销售面积已达30%左右。吾悦广场租金收入贡献继续大幅增长,四季度租金及管理费收入7.3亿,环比增长28%。2018全年租金及管理费收入21.6亿,同比增长103%,平均出租率99%。目前已开业吾悦广场达42家,较上半年新增16家,在建及拟建的吾悦广场达38家,预计未来租金和管理费收入将继续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3.96元、5.49元、7.12元,对应PE为6/4/3倍。考虑到公司销售增速超越同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增速放缓,土地获取难度加大,资金回笼或变慢等风险。
国星光电:扩产显示公司信心与决心,保证行业领先地位
事件:公司计划投资人民币100,000万元进行新一代LED封装器件及芯片的扩产。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拟计划投资5亿元,投资完成进行中期投资评价合格后,结合市场实际科学实施第二期投资。扩产产品主要为新一代LED封装器件及外延芯片产能扩充,包括小间距、MiniLED、白光器件等。
产能一直是限制公司增长的瓶颈,此次扩产使公司未来两年成长得到保证。2018年以来,公司封装器件产品,尤其是RGB器件供不应求,一直处于满产满销状态,即使公司通过不断调整产能结构保证了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是体量的扩张仍受限于现有存量产能,本次扩产充分缓解了产能紧张的状态,是继去年10月投入2900万元小幅扩产后再次大手笔投入,体现出公司的决心与信心。
RGBLED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有保证,公司是最大受益者之一。LED显示屏尤其是小间距屏依旧是整个LED产业最景气的领域,成长性与持续性强、受贸易摩擦影响小。作为行业少有能提供高品质RGB器件的厂商,公司受益于上游芯片成本下降+下游终端需求拉动,近年来保持稳定的高速成长。本次扩产主要投向小间距与Miniled产品,这正是公司的长处所在,持续投入保证了公司在行业的领先优势。
看好公司短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经营稳健,财务情况健康;资产负债率不高,现金流充沛,无股权质押风险。扩产带来收入体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与客户结构改善带来盈利能力提升,是行业下行期最佳抗风险标的之一。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4.79/5.62/7.07亿元,对应PE为13.6/11.6/9.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ED下游需求疲弱;公司扩产不及预期。
新城控股:销售保持增长,拿地态度积极
公司12月单月实现销售金额225.3亿元,同比增长6.4%,环比上升30.8%;销售面积22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1%,环比上升52.2%;销售均价为10205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4.1%。公司年底加大推盘力度,在上年同期销售高基数的背景下,12月单月销售金额依然保持增长,彰显销售能力。在未来一二线城市销售价格较为平稳的情况下,预计公司2019年销售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拿地金额大增,投资转向一二线
12月公司在温州、北京、南京、沈阳及合肥等地新获取14个房地产项目,项目以一二线城市居多;拿地总价为149.77亿元,同比增长56.9%,较11月34.46亿元的拿地总价,环比大幅增长334.6%;楼面均价为527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51.2%;12月公司的拿地意愿显著加强,投资态度转为积极,拿地楼面均价大幅上行。
销售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商业收入高速增长
公司2018年销售金额2211亿元,达到年初1800亿元计划的122.8%,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公司2018年租管费收入为21.6亿元,同比增长105%,现金流及增长稳定,未来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
新城控股业绩快速增长,销售持续靓丽,商业地产收入大幅增加,财务健康,预计公司18-20年EPS为4.87、6.37、8.34元,对应PE为5.0/3.8/2.9倍,近三年最高、最低、中位数PE分别为71.2/6.8/12.3倍,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加剧,销售不及预期。
尚纬股份:全年业绩高增长,核电市场开拓有成效
斩获中核“华龙一号”订单,核电市场开拓取得积极进展据公司1月5日公告,公司于近期斩获中核福清5/6号项目电缆订单,合计金额约为1885.69万元。我们认为,该订单规模相对较大,约相当于单台核电机组核级电缆需求的10%以上,彰显了中核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如考虑到公司此前与中广核在核级电缆领域的联合研发,公司已经成功打开国内三大核电运营商中的两家,后续核电业务放量值得期待。
新能源、轨交以及传统电力市场全面开花近期公司陆续公告了在核电、风电、光伏、轨交、电力、化工、钢铁、建筑等领域的新接订单情况,根据我们统计,2018年11月以来,近两个月公司累计新增订单规模接近6.22亿元,约相当于2018年全年预计收入的40%。我们认为,新接订单的持续放量一方面反映了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公司经营持续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进而保障公司未来两年都有望维持较快的盈利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0.58、1.02与2.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0.87%、76.48%和97.28%,对应当前股本下EPS为0.12、0.20、0.38元/股。综合考虑,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或不达预期,电缆产品竞争或进一步加剧。
安图生物:100速发光仪获批,发光产品线梯度覆盖
全资子公司安图实验仪器研发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utoLumoA1000、AutoLumoA1000B获得了省食药监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投资要点:
发光产品梯度覆盖,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为公司当前核心业务,贡献公司45%以上收入,是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当前公司的主力机型为200速化学发光仪,主要面向的客户是二级及以上医院,而此次获批的100速发光仪丰富了化学发光产品线,形成了高速发光仪重点覆盖二级医院及配套流水线向三级医院渗透,而低速发光仪则向二级以下及基层医疗机构布局的梯度式覆盖,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未发为免疫检测业务注入新动力。
耗材集采无需过分担忧,基层医疗机构升级带来新需求
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价经历大幅度回调,当前市场较为担忧耗材集采降价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认为公司主要产品皆为检测设备+试剂配套的方式,行业无法标准化,因此不会照搬药品的集采模式。从相关省市发布的文件来看,基本还是企业与医疗机构或是与地方集采中心双方之间的议价,整体降价幅度可控,且考虑到IVD耗材配送的毛利率显著高于药品配送,经销商将承担更多的降价压力。此外,18年9月卫健委牵头的基层医疗机构升级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有要求,而公司拥有免疫、生化、微生物、分子诊断齐备产品线,未来两年有望受益基层医疗机构相关设备的新增需求。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18-20年归母净利润为5.81、7.62、9.81亿元,EPS分别为1.38、1.81、2.34元,对应最新股价,市盈率分别为36、27、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2、政策等不可抗因素至产品降价超预期。 |
上一篇:沪指周线“两连阳” 春季攻势来了?下一篇:新一轮家电补贴即将启动 行业龙头即将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