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61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2018-07-2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07-28 09:5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电力:江苏海上风电获批开展前期工作清洁能源发展再加码

    事件

    上海电力今日发布公告,其控股投资的江苏如东H4、H7海上风电项目获批开展前期工作,总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

    简评

    加码清洁能源,内生增长稳定推进

    截至2017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289.78万千瓦,受江苏公司并表及新能源机组投运影响同比增长31.5%。当前电力供需形势整体宽松,煤电机组增长相对受限,公司作为老牌火电企业积极加码清洁能源。2018年至今,公司先后投产0.8万千瓦光伏、32万千瓦燃机(哈密项目)、40万千瓦海上风电(滨海北H2),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37.8%。按公司滨海北海上风电项目指标初步测算,其税后全投资收益率有望达10%以上,对应未来稳定期收益在1.2亿元以上。新能源带来的内生增长已逐步显现,公司未来成长稳定可期。

    海上风电迎来机遇期,公司储备项目丰富

    我国西北地区风资源较好,但远离负荷中心,消纳外送均受到一定的限制;东南地区风电虽无弃风之忧,但土地及建设成本较高,风资源相对匮乏。海上风电造价虽相较陆上风电更高,但其具有靠近负荷中心、不占用土地资源、利于成片规模开发、标杆电价较高(0.85元/千瓦时)且利用小时较高等优点。公司积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重点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截止目前,公司海上风电已投产50万千瓦,在建30万千瓦,已获批开展前期工作装机110万千瓦。公司远期储备了充足的待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未来清洁能源有望持续发挥利润支撑作用。

    煤价高位震荡,多重手段力争降本增效

    上半年我国煤价整体呈现高位震荡,上海电煤价格指数均值为616.5元/吨,同比增长10%左右。面对煤价高企对煤电经营的不利局面,公司积极应对,通过积极参与长协煤协议签订、开拓海外煤炭采购渠道和推进经济煤种掺烧等手段力保降本增效。当前旺季煤价有所承压,我们判断全年公司用煤成本中枢可能下移,火电板块有望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

    海外开拓持续推进,维持增持评级

    2017年底公司海外资产已达82.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8.17%,海外拓展有望成为公司外延增长的驱动力。近日公司公告土耳其胡努特鲁煤电项目(2×66万千瓦)正式实施场平工程,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胡努特鲁项目符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发电效率高、能耗排放低,有望成为公司海外布局的重要支撑点和盈利点。考虑到2018年公司用煤成本有望下行,新能源装机增长也会改善公司装机结构、提升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3、0.49和0.51元,维持增持评级。

    诺力股份:中报业绩预增50%-60%叉车业务受益人民币贬值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报预增公告,2018H1公司归母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130万元至3756万元,同比增长50%至60%;扣非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402万元至2883万元,同比增长50%-60%。

    中报业绩预增50%-60%,超市场预期: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389万-10015万,同比增长50%-60%,超市场预期。分季度来看,二季度单季度实现净利润5482万元-6108万,环比较一季度上升40%-56%。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7208万-7689万,二季度单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3822万元-4303万元,环比较一季度上升13%-27%。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叉车业务毛利有望提升:2018年上半年叉车行业销量达到30.76万台,同比增长26.62%,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受益于行业保持高景气,预计公司叉车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叉车产品约60%出口国外,且出口销售收入以美元计价为主,受益于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公司汇兑收益增加,另外,人民币贬值将显著改善公司后续出口业务毛利率水平,叉车业务有望获得较快增长。

    控股子公司中鼎集成在手订单饱满,业绩有望加速:中鼎集成为国内知名物流系统集成商和物流设备供应商,公司占90%股权。

    2016-2017年中鼎集成实现净利润3415.40万元和5284.83万元,均超业绩承诺,近三年来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34.37%。2017年中鼎集成新签订单超10亿,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签单金额5.13亿,2018年截止3月22日,新接单4.8亿,其中比亚迪青海锂电池公司二期、三期项目订单1.83亿。受益于新能源锂电等行业智能物流系统爆发,中鼎集成在手订单超过15亿,业绩有望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2.23亿、2.77亿和3.23亿,对应PE分别为17倍、14倍和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和汇率波动风险

    美年健康:预防医学需求旺盛体检龙头增长势头强劲

    半年报业绩预告高增长,体检龙头驶入发展快车道

    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57.66%,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998.0%,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增长100%。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与业绩均实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业绩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为国家预防医学重磅政策的逐渐落地,以及健康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体检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出现井喷式的上涨。2018年上半年,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团检市场逐渐稳固的情况下,积极拓展个检市场和增值服务市场,高端体检项目:基因检测、肿瘤早筛,脉核磁、肝超等高端体检新产品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个检比例亦不断拉升,“量价齐升”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同时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网络布局逐步完善,平台价值逐步显现

    公司作为全国体检行业龙头,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开拓与发展顺利,根据2017年公司年报,2017年公司布局体检中心400余家,(其中:美年健康控股146家、参股155家、在建超过100家;慈铭体检控股60家、参股5家;美兆体检控股2家、参股3家;奥亚体检参股7家),涵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215个核心城市,全年体检人次超2160万,健康体检流量入口增加,平台价值逐渐显现。同时在团检市场逐渐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个检业务与增值服务的相继推出,推动产品结构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助力公司锁定高质量优质客户,带动客单价的提升。随着公司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的逐步推进,全国门店网络版图进一步完整,全国体检龙头的价值逐步凸显。

    体检需求旺盛,数据流量入口日益丰富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预防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健康体检市场需求逐渐旺盛,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公司作为全国体检中心网络布局最完善的体检机构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大量的客户基础,以此获得了丰富的数据入口来源。我们预计未来作为全国领先的体检的龙头,公司流量入口积累的价值将推动平台价值的实现。

    估值与评级

    作为全国体检龙头,公司高端产品不断推行,带动客单价的提升,个检业务的发展使得业务结构逐渐完善,品牌价值正在逐渐显现。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为9.61/14.43/20.8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1/0.46/0.67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才招募风险、管理风险、市场拓展风险、高端产品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体外项目培育结果不及预期等

    科顺股份:两极化趋势渐显龙头企业一马当先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行业集中度提升凸显马太效应,多部门新政引导行业洗牌,行业竞争环境改善。(2)地产下行趋势下需求端仍有足够动力保障:重装市场潜力巨大,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潜在市场可期。(3)公司对标行业龙头,产品结构布局全面,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成本控制卓有成效,企业盈利能力稳定;销售模式多样,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研发投入行业领先,提前布局“地产后市场”。

    洗牌重整优化竞争格局,行业马太效应突显。防水行业“大行业、小企业”格局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序竞争环境,国务院、财政部等部门出台政策,重整优化行业竞争格局。龙头企业通过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等在洗牌重整中受益。东方雨虹+科顺股份2015-2017两年内市占率实现翻番,达到11.6%,但相较于国外成熟市场仍然有不小差距,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地产下行趋势下需求端仍有足够动力保障,直销经销双轮驱动,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下行导致地产需求拉动显著减弱,但需求端仍然有足够的市场:重装市场每年可以提供420亿元的市场空间;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需求稳定可持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预计可带来240亿元市场。公司采用直销+经销模式,营销网络建设初具成效;全国布局生产基地,可以实现500公里供货半径;客户首选率稳步上升,2017年已达到20%,居行业第二位。

    成本控制卓有成效,公司盈利能力稳定,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高,提前布局“地产后市场”。公司成本控制成果显著,非直接材料成本逐年降低,2013-2017年ROE和净利率水平行业领先、毛利率较高。公司研发投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占比与东方雨虹相当;拥有和正在申请的专利共90余项,核心技术产品对营收贡献超过80%;公司提前布局了民用建筑品牌,提前研发了装配式建筑适用的密封类防水材料,主动应变觅得行业前沿契机。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6、0.61和0.80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IPO后进入到产能快速扩张期,给予公司2018年30倍PE(PEG=1),目标价13.8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2)房地产、基建投资大幅下滑的风险;(3)公司产能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合众思壮:通导一体化、高精度业务表现亮眼半年度业绩超预期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18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9亿元,同比上涨276.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8.87%;基本每股收益0.24元。

    点评:

    自组网订单业绩逐渐释放,支撑业绩高增长。公司自2017年5月至今共签署自主网产品订单52亿元,去年确认收入约为5.68亿,剩余部分将于2018年逐步确认。自组网产品目前正处于市场爆发期,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公共安全、应急调度等领域。我们认为,随着公司订单持续落地,将极大增厚公司未来业绩。

    强化北斗高精度业务全产链布局,抢占未来市场先机。在高精度领域,公司聚焦行业应用市场,采取全产业链布局的业务发展策略,强化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机械控制等规模化市场在全球资源布局,同时带动北斗高精度芯片、板卡、天线核心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我们认为高精度是导航产业发展的未来,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全产业链布局高精度应用市场,将为公司打造未来潜在盈利增长点。

    “云+端”解决方案初见成效,北斗移动互联业务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公司公安实战化应用在业界已形成了标准和示范,有望成为公司近几年核心的盈利业务。2017年公司签订新疆11.6亿元“雪亮工程”项目,2017年确认部分收入,剩余部分预计在2018年确认完毕。

    随着公司移动终端产品线不断完善,目前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手持、车载移动终端和加固型平板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覆盖公共安全、电力、金融、国土、城市管理等几十个行业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盈利预测和评级。公司的核心技术力不断加强,各项业务进入爆发期。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亿元、54亿元、71亿元,2018~2020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5.86亿元、7.72亿元,EPS分别为0.59元、0.78元、1.0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32倍、24倍和18倍,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自主网业务空间有限、北斗三号进展不及预期。

    分众传媒:阿里分众50亿战略合作协议落地打开长期空间

    事件:分众与阿里签订为期三年总额不超过50亿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广告投入系统、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及OTT智能电视广告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趋势下数字营销的模式创新。阿里与分众《业务合作框架》落地印证我们上周点评中对双方合作的预期,证明其执行力。

    阿里巴巴集团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将在合作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年内在各相关领域开展总额不超过50亿元的业务合作。合作内容包括:

    1、广告系统服务合作:分众传媒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广告投放深度合作,双方将合作共同搭建一个全新的在线广告投放系统以保障全域营销所有广告投放环节的通畅,提高全域广告投放价值。

    2、人脸识别技术合作:分众传媒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就人脸识别技术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未来双方将合作开发及探讨人脸识别与电子屏识别的交互技术及运用,具体细节待双方进一步协商。

    3、OTT智能电视广告:分众传媒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就OTT智能电视广告领域达成共识,双方将共同拓展该领域广告市场,并加强在该领域的资源和客户的分享。

    同时关联交易公告披露,过去12个月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为阿里网络及其关联方提供广告发布服务累计7.53亿元,至今还有7478.77万元尚未履约完毕。18年初至已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的总金额为2.99亿元。下属子公司分众鸿意还投入3亿元参与由云锋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的投资基金上海云锋麒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阿里分众战略合作落地的意义:线上赋能线下,线下提振线上,技术助力打造线上线下流量闭环,打开新零售大趋势下数字营销模式创新的想象空间。双方此次战略合作是线上互联网流量巨头和线下生活圈媒体广告龙头的强强联合,结合双方业务优势,进行资源互补。上周我们点评明确指出阿里与分众的合作能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强强联合,可能会达成广告投放提升、技术层面合作、广告主导流等合作形式,将会是楼宇广告整个行业的一次创新改革,三年50亿战略合作协议落地,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观点以及对分众长期增长空间的信心,同时分众公告出资2.5亿与达晨创投等成立文化产业基金也在积极为公司寻找未来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由于与阿里合作后续落地情况及对业绩的影响尚未明确,我们维持前期盈利预测,预计18-20年净利润分别为70.7/86.5/104.3亿元,对应估值23X/19X/16X,我们认为阿里入股将为线下流量带来价值重估,并为分众打开长期增长空间,给予18年30x估值,目标价格14.4元。

    风险提示:后续合作不如预期、经济景气度下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源数量增速不达预期



上一篇:下周最具爆发力六大牛股2018-07-28
下一篇:大基金的A股朋友圈 “中国芯”板块机会浮现
2
发表于 2018-07-29 06:31: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
发表于 2018-07-29 07:56: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08-06 10:41: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网站地图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5-5-1 02:11 , Processed in 9.499758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