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
银行系子公司逐鹿债转股 多元化募资问题待解
2016年最后两个月,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布公告称拟设立资管公司,均为专司债转股相关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将“跑步前进”的市场化债转股推向高潮。
多位券商人士预计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市场空间巨大,总规模将达万亿级,接下来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将陆续跟进设立债转股业务子公司。
而多位参与债转股项目的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能否市场化募集资金是衡量本轮市场化债转股成功的主要标志,也将直接决定相关项目落地的规模和节奏。
发改委日前印发《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简称《发行指引》)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债转股专项债券具体操作模式,但仅仅依靠此募资渠道还远远不够。
专营子公司模式受认可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最后两个月,落地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规模近2000亿元。其中,仅建行就在两个月内达成8个项目,债转股合作涉及的金额超千亿元。
多位券商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银行系资管子公司设立后,债转股项目将加速落地,中长期内逐渐演变为常态化的资产处置方式之一。
考虑到债转股的资产类别并不局限于不良资产,正常、关注类贷款皆可转股,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总规模将达万亿级。
国泰君安分析人士认为,专营子公司模式受大型银行认可,或将成为主流。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在2017年加速跟进债转股子公司的设立,而到底是全资设立还是与其他机构合作设立,取决于银行自身的资本实力。
建行债转股项目组负责人张明合表示,设立专业的投资管理子公司,可发挥在运行效率、运营能力、专业素质、资源配置、人员稳定、商业保密、考核问责等方面优势,确保市场化债转股业务顺利开展。
此外,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专业性强,涉及标的筛选、评估作价、股权管理、处置退出等多个方面,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定位和风险差异较大,设立投资公司专业化运作,有助于建立符合业务特点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内控机制、激励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效隔离和防范非专业化操作可能带来的跨业、跨机构风险外溢和传染。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商业银行通过新设债转股业务子公司,将大大提升其积极性。“一方面,银行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持有股权的主体,毕竟商业银行业务和实体企业经营的差别大,很难直接介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银行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实施机构去做项目,对其而言就是单纯的债权买卖,这将大大影响其积极性。”
不良债转股项目落地倒计时
在曾刚看来,随着银行系资管子公司的陆续落地,不良债转股项目也将进入“倒计时”。“商业银行在和其他实施机构合作时,就不良债权的定价等很难达成一致,这是目前仍未有不良债转股项目正式落地的主要原因。但是银行与其子公司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无论是定价还是后期的股权投资收益,都是在银行内部整体核算。”
多位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本轮债转股主要是为企业降杠杆,且当前实施细则还未出台,银行对于未来收益以及退出方式有所考量。因此,银行在试点初期还是会以较优质项目为主,预计不良债转股项目的规模很有限。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不良债转股项目规模不会太大,主要由于目前商业银行不良风险缓解。“目前看来银行的不良形成率或大概率回落,银行不良压力大大减小。”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商业银行在推进不良债转股时,关键问题是如何避免企业恶意逃废债,否则本轮市场化债转股难言成功。包括张明合在内的“操盘手”坦言,实际操作中如何把握,需要相当专业的分析、判断和选择,需要也只有通过试点积累经验来明确具体的标准。
多元化募资问题待解
而在多位银行“操盘手”看来,尽管有着万亿级的市场空间,但是如何引市场化资本参与其中、弥补资金缺口,是本轮市场化债转股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所在,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有资金显然是“杯水车薪”。
对于银行被动持有股权的资本占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两年内风险权重为400%,两年后是1250%。曾刚表示,“银行自有资金持有股权的监管成本是相当高的,为了保持债转股业务的可持续性,市场化、多元化的募资渠道必不可少。”
就在前不久,发改委印发《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专项债券发行指引》(下称《指引》)明确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债权转股权项目(简称“债转股项目”),债转股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债转股项目合同约定的股权金额的70%。
发行人可利用不超过发债规模40%的债券资金补充营运资金。债券资金既可用于单个债转股项目,也可用于多个债转股项目。对于已实施的债转股项目,债券资金可以对前期已用于债转股项目的银行贷款、债券、基金等资金实施置换。
这被视作本轮债转股市场化募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更多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应更多吸引银行理财、险资、信托等资金投资债转股相关产品。连平指出,尽管债转股产品本身风险较大,但其对应的预期收益也高于一般产品。考虑到目前优质资产荒等因素,只要价格合理,债转股相关标的将会吸引不少机构投资者。
张明合对中国证券报表示,股本投资者期望的回报率通常总是要高于企业负债成本,但好的资产和股权企业不愿意拿出来,差的投资者又不感兴趣。
目前,寻找投资者的主要困难在于:首先,实体经济尤其是杠杆率高企的大部分传统行业或过剩产能行业,综合利润率本身不高,企业也大多无法给出投资者期望的业绩承诺,因此缺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其次,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当前大多数投资者更偏好于投资固定收益类或明股实债类产品,期限偏短,并且希望能保本保收益,不愿承担期限较长的股权类投资风险,需要大力培育和挖掘适合的投资者。
此外,由于流动性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股权的估值和定价很困难,与国有资产转让相关的流程环节和相关限制还比较多,实施转股的效率不高,转股后股权流通退出渠道不畅,这些都会影响投资意愿。
直销银行发展裂变:首张独立法人牌照“呱呱坠地”
百信银行在历经一年多的监管审核后最终获批,这也是国内首张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自此,国内银行参与直销银行业务的路径正式分化——独立分拆法人化模式和总行部制模式并行。
业务形态上,独立法人化载体的直销银行,可承载的创新金融探讨余地显然更大。有消息称,有机构正酝酿向监管申请直销银行独立法人化牌照。而在信用卡、理财、资管等模式都在探讨法人化路径的眼下,直销银行的分拆步伐可能更快。
直销银行现状
直销银行是互联网时代下传统银行推出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以金融科技为支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扩大覆盖面。
简单来说,直销银行就是不依赖物理网点和柜台,银行没有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所有业务均通过电脑、手机和电话等远程渠道完成,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直销银行数量已超过60家,而百信银行是国内第一家以独立法人模式运行的直销银行。其中,最早一批上线直销银行的民生银行和江苏银行,均将其归属于银行的网络金融部。截至去年末,民生直销银行客户数已突破500万户,金融资产近530亿元;江苏银行直销银行客户数已突破300万户,注重金融服务与互联网场景化业务融合,建立了理财、网贷、支付、生活等四大开放式平台。
从国内整体架构看,直销银行大部分是作为传统银行特定部门或二级部门运作,既体现不了直销银行的成本优势,也跳离不出传统银行的制度限制。例如兴业银行的直销银行隶属于网络金融部;成都农商行成立了独立的直销银行事业部;徽商银行的“徽常有财”直销银行则直接挂靠于总行电子银行部;平安银行暂时没有单独成立直销银行部门,其“橙子银行”直接隶属于总行零售网络金融事业部。
国内主流市场研究机构易观的研报显示,目前直销银行参与主体多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占总数的八成。竞争主体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传统银行、中小银行等。
面对众多中小银行设立直销银行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认为,中小银行发展直销银行,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对规模扩张的制约,由于互联网发展没有边界,中小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实现线上业务的跨区域发展。
首现独立法人化
国内首张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落地,意味着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正式开闸。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的直销银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背靠传统商业银行建立的附属部门(或事业部),另一种则是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不受传统银行的制度、观念、产品等限制,以独立法人形式开展直销银行业务。
中信银行公告显示,中信银行和百度在2015年11月向银监会申请设立直销银行公司;2017年1月5日,银监会批复同意筹建百信银行,银行类别为有限牌照商业银行,以独立法人形式开展直销银行业务。
此外,百信银行出资方仅有中信银行和百度两家,分别认购百信银行1.4亿股和0.6亿股股份,入股比例分别为70%、30%。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表示,两家母公司不会干预百信银行的市场化运营。
百信银行作为第一家以公司制运作的主体,实际上是银行与互联网公司成立的业务专营公司。中信银行拥有网点优势、金融风控和客户经营能力等,而百度则拥有互联网技术和用户流量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信银行拿到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的同一天,由中小银行发展论坛主办的“中国直销银行联盟”在深圳成立。在该会上,深圳农商行坦言,传统银行做直销银行的重点是如何把体验做到极致,而直销银行要做好首先需要从传统银行中分离出来,单纯依靠传统银行建立的直销银行部门的发展优势并不明显,最好的方式是寻找合作方,将合作方的流量导入。
直销银行VS民营银行:两个模式 一个出路
1月5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银监会的批复,同意在北京市筹建百信银行,银行类别为有限牌照商业银行,以独立法人形式开展直销银行业务。而何为有限牌照?据财新报道,百信银行是一家具有存、贷、汇、理财、发债等全牌照功能的纯线上银行,该“有限牌照”体现在不能设立线下网点。
现阶段,民营银行虽是全牌照,但受到“一行一店”的设点限制,线上银行也成为主流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直销银行与民营银行倒是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同日,中国直销银行联盟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
作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两种不同模式,市场对民营银行和直销银行发展前景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人士也表达了比较悲观的观点,认为首批试点银行的发展未达市场预期。也难怪,从牌照优势看,传统银行巨头横亘在前;从模式差异化看,互联网金融巨头已经取得先发优势。如何融合发挥牌照与模式的双重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差异化经营之路,成为直销银行与民营银行两种新兴银行业态面临的共同挑战。就着百信银行获批,笔者先重点聊一聊直销银行那些事儿。
直销银行在西方国家早已成为特色化的存在
西方国家直销银行业务主要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网络银行、电子银行渠道尚不发达,直销银行得以充分发挥线上渠道低成本的优势,以存款、理财产品、基金、标准化贷款、股票交易等标准化产品销售为主,在推出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从上表可以看出,直销银行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在于,充分发挥线上业务的低成本优势,向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简单化、标准化基础金融产品,高息揽存、薄利多销;同时,向客户提供ATM机免费提款服务,弥补线下网点缺失的不足,并满足客户现金交易需求。
从上表可以看出,直销银行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在于,充分发挥线上业务的低成本优势,向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简单化、标准化基础金融产品,高息揽存、薄利多销;同时,向客户提供ATM机免费提款服务,弥补线下网点缺失的不足,并满足客户现金交易需求。
以ING DIRECT(Australia)(下称ING AU)为例,其产品结构简单,具有明显的轻资产特征,但收入结构单一,严重依赖于净利息收入,且盈利能力低于传统银行业,薄利多销的策略定位十分明显。
2014年,ING AU实现营业收入6.5亿澳元,其中净利息收入占比98.81%;营业支出2.28亿元,其中人力支出占比51.84%,广告支出占比16.88%,折旧摊销费用仅占7.40%,租金支出占比6.38%。可见,ING AU基本以净利息收入为主,支出上以人力支出和广告支出为主,反映了直销银行的轻资产运营特征。
从盈利水平看,当年实现净利润2.91亿澳元,总资产利润率为0.58%,净资产利润率为8.28%,低于澳大利亚传统银行业盈利水平。以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澳洲国民银行为例,其2014年度总资产利润率为0.75%,净资产收益率为11.62%,均远高于ING AU。
国内的直销银行不温不火:只因三座大山
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笔者只想用一个词来概括,即不温不火。说它不行吧,还在一家接一家地开,自2013年9月北京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旗下的ING Direct合作设立我国第一家直销银行以来,截止目前,全国已经先后出现了50余家直销银行。说它还不错吧,直销银行的业务布局明显缺乏创新之处,不过是存款、货币基金、定期理财和消费贷款等简单的业务,在业务模式上尚未走出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内部边界,更何谈成为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急先锋了。
问题根源何在,笔者认为有三座大山,每一座都难翻。
第一座大山:内部耗损严重
要明白,直销银行做不成功,首先不是没有好产品,而是观念不行或内部阻力太大,有好产品也不敢上。
举例来说,余额宝、零钱宝等互联网宝宝理财火了之后,2013年下半年,若有银行可以在直销银行上推出个类似的活期理财产品,不火都难。但为何都没有呢?因为国内直销银行只是银行内部业务部门,若推出类似流动性和收益性兼顾的理财产品,首先带来的就是低成本存款客户的迁移。
银行讲究“存款是立行之本”,低成本存款的流失对银行而言是致命打击,那个部门敢去动这个念头呢?于是乎,大家在直销银行上开始玩概念,简单把一些已有产品搬到网上,与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高度重叠,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哪个用户会闲着没事下载那么多雷同的APP,能火才怪。
第二座大山:缺乏运营意识,没有流量
第一座大山难翻,但也可以翻。举例来讲,你是一家小银行,限制直销银行发展,能保住100亿的低成本存款;全力支持直销银行发展,100亿的低成本存款流失,但会进来1000亿的中等成本资金。你会怎么选?很多中小城商行而言,受到网点限制,吸储规模一直较小,如果能利用直销银行的新渠道实现“量价置换”,还是愿意的。
新问题来了,我愿意倾全行之力支持直销银行发展,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也挂在网上,还是没人买。为啥?缺乏运营意识,没有流量。稳健是银行人的本性,深入骨髓。虽然成立了所谓的新部门,但人还是那些人,让他们严控风险、谨慎经营绝对靠谱,让他们经营品牌调性还真是强人所难。
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只懂得砸广告的“土豪”越来越无感,越来越喜欢所谓的品牌调性和温度,否则难以解释粉丝经济的崛起。消费升级的时代,用户愿意为喜欢、情怀和个性等买单,而不再容易被单方向的所谓“高大上”宣传所感动。在苏宁易购的3C产品购买评论中,笔者常常看到这样的留言,“支持国产!”,显然,在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有很多人愿意为家国情怀买单。此外,很多来自草根阶层的直播网红们靠打赏收入过上了小康生活,也是因为有很多人愿意为喜欢、认同和个性买单。
所以,品牌调性事情虽小,对没有调性的机构而言,也是一座大山。
第三座大山:与互联网金融的同质化竞争
好了,经过一番绝卓的努力,现在你“翻越山和大海”,但遗憾的是还没能“看到人山人海”。呃……,怎么还是没人来?因为还有第三座大山,敢创新、有调性的互联网金融。
对很多银行而言,推出直销银行的目的就是另辟战场与互联网金融竞争,当然,绝大多数被前两座大山挡住了。真等到与互联网金融正面竞争时,直销银行会发现,这绝对不是容易对付的对手。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集团中,B(百度金融)A(阿里金融)T(腾讯金融)S(苏宁金融)J(京东金融)L(陆金所)都秉承一体化发展运营的策略,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几大集团之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单业务型互金机构,在各自的领域中逐步构建护城河。对直销银行而言,再重复西方国家直销银行薄利多销的模式已然行不通,无他,这都是互联网金融玩过的。
怎么办?科技驱动!比如说,人工智能。自从AlphaGo大败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开始从专业领域走入大众视野。在金融业,智能客服是人工智能最初级的应用之一,既能大大提升银行服务半径,借助技术的辅助在很多情况下也能更加准确地识别用户意图,提升客户体验。智能投顾更是可以让高大上的理财顾问服务进入平常百姓家,人人都可以享受标准化的投顾服务。而智能识别技术更是可以把客户从内到外的所有可用特征都用于客户身份验证,成为在线融资必不可少的第一道风控关口。对直销银行而言,科技才是竞争致胜的终极武器。
可惜的是,银行主业的科技转型仍在路上,银行系直销银行的科技驱动也多停留在纸面上。相反,互联网金融企业倒是走在了前头,还以人工智能为例,据悉,蚂蚁金服、百度金融、苏宁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巨头和科技大咖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探索人工智能在资管、量化投资等方面的应用。
直销银行和民营银行们,到底有没有出路?
看到了问题所在,才能知道有没有出路。就直销银行而言,独立法人、互联网意识和流量支持、科技这三把武器是翻越三座大山的对治之法,无论是打了头炮的百信银行,还是仍在排队等候的其他直销银行,依法对治,不愁找不到出路。讲真,若百信银行真能依靠三大武器创造一种崭新的直销银行模式,也许可以大大分流苦苦等待民营银行牌照的一众民间资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