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1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个股评级] 四维图新(002405)对高精度地图订单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02-18 18:44: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根据公告,四维图新(002405)与宝马签署自动驾驶地图及相关服务许可协议。公司将为宝马在中国销售的2021年-2024年量产上市的宝马集团所属品牌汽车,提供Level3及以上自动驾驶地图产品和相关服务。四维高精度地图获得全球顶级客户认可,充分体现四维在高精度地图方面的产品专业性和稳定性。
  思考一:高精度订单落地,产业趋势顺利推进。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订单的落地,表明了智能驾驶产业正沿着产业趋势的方向顺利前行。是否代表产业开始加速?根据主观认知的差异,对此认知也有差异。我们认为,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其始终是按照自己的客观节奏向前推进,不依赖于市场主体的主观认知。有时候,我们认为一个产业进展超过我们预期,其更多的是反映了我们之前对这个产业的认知不够,不专业。从高精度地图产业进展来看,目前高德的高精度地图拿到的车厂订单包括凯迪拉克和吉利,百度拿下的是长城Wey的高精度地图订单。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些订单都还没有执行。因此,此次四维拿到宝马的高精度地图订单,表明整个智能驾驶产业正在顺利向前推进。
  思考二:关于高精度地图与L3车量产节奏。我们知道,当智能驾驶级别达到L3以上之后,高精度地图就逐步成为一个必需品。因此,高精度地图的应用是跟随全球整个L3量产的时间节奏来推进。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
  1)只有传统车厂L3车型量产才更有意义。因为新兴车厂(比如特斯拉、蔚来、小鹏、斑马等)虽然对新技术应用比较积极,但在销量方面目前还比较少。例如,2018年特斯拉全球销量24.5万辆,其中美国地区销量为18.2万辆。而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371万辆。因此,只有传统车厂L3车型量产才能够提升L3车型的渗透率,高精度地图才能达到量产级别。
  2)关键时间节点2020&2021。我们看目前欧洲三大车厂ABB(奥迪、奔驰、宝马)以及日系主要车厂(丰田、本田、日产)都已经开始宣布自己L3车辆量产计划。2018年CES展宝马发布iNEXT车型,它是纯电驱动中型豪华跨界车,具备SAE定义的Level3级自动驾驶能力。2018年9月宝马发布iNEXT电动SUV车型VisioniNEXT。根据宝马官方信息,首款量产版iNEXT休旅将预定于2021年开始在德国工厂量产。奔驰方面,新一代奔驰S级轿车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将于2020年发布,我们预计,其量产的时间或将在2021年。可以看出,传统车厂L3车型量产的时间大概在2021年左右。由此可以推算,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的时间就是在2019-2020年。
  思考三:高精度地图的在智能驾驶中的角色地位。对于高精度地图与传统电子导航地图的不同,除了我们通过字面能够直接理解到的地方之外,我们需要强调两点。
  1)角色地位的升级。在L3以上的智能驾驶中,高精度地图已不是简单给驾驶员看的地图(高精度地图面对的使用者是车,不是驾驶员),更多的是扮演半个传感器的角色。高精度地图依靠自身已经具备的先验信息,来弥补传感器在特定环境下的信息缺失和不足。也正由此,高精度地图产品的完善,需要图商与Tier1和车厂,一起进行研发测试。就是因为高精度地图的数据最终是要与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一起来辅助环境感知。
  2)两个“实时”,实时更新和实时分发。高精度地图要比较好的发挥作用,需要满足实时更新和实时分发这个实时(更新和分发的数据并不是道路环境的所有数据,只是针对发生变化的环境数据)。这就为图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专业、大量的专业地图采集车队;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众包形式得到多样化的数据来源。我们认为,以上这两个“实时”既是高要求,也代表着高壁垒。
  思考四:高精度地图的商业模式。对于高精度地图的商业模式,比较关注的点就是收费模式和单价。我们知道,在传统电子导航地图中,是按照License来收费,价格根据高中低挡车型的不同,从几十到几百人民币不等。对于高精度地图而言,我们认为,从单品价值量来看毫无疑问是上升的。
  1)收费模式。我们认为,由于高精度地图的提供需要以云作为服务载体,其收费模式有望脱离传统地图License模式,采用按年(年费)或者按服务量(服务费)的支付方式进行。但即使像海外的图商Here、TomTom,其高精度地图产品也还没有形成比较具体清晰的商业模式。我们认为,高精度产品最终的收费模式需要图商、Tier1、车厂等产业链中主要参与者共同协商确定。
  2)收费价格。关于高精度地图的单价,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看。第一,数据量。高精度地图数据包括了多个维度数据,包括道路数据(车道线的位置、类型、宽度、坡度和曲率)、车道周边的固定对象信息(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信息、车道限高、下水道口、障碍物及其他道路细节),以及基础设施信息(高架物体、防护栏、数目、道路边缘类型、路边地标)。可以看出,高精度地图的数据量比传统地图至少要多一个数量级(10倍以上),甚至更多。第二,采集和编译成本。高精度地图采集车的成本大概在上百万人民币的级别,而且要经过后期的编译制作,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第三,重要性。高精度地图已经脱离单纯的导航角色,更多的是扮演传感器和路径规划角色,重要性更高。因此,我们认为,高精度地图的价格或将比传统电子导航地图的价格要高一个量级。
  思考五:从产品依赖路径角度,期待四维高精度地图订单的不断落地。我们知道,四维一直是合资车厂主要的地图产品供应商。从汽车电子行业供需特点来看,产品供应商的切换一般也比较难。在竞争对手逐步并行开展2C业务的时候,四维始终专注于B端车厂业务。从产品专业性和稳定性角度来看,其更加具有优势。我们已经看到,四维传统的优势客户已经逐步对四维产生一定的产品依赖。2018年8月,四维就与戴姆勒签订了2020-2024的导航电子地图销售协议。根据以上我们分析可以知道,在这个是期间,奔驰是要推出并量产自己的L3车型。我们认为,四维传统电子导航地图的优势客户(包括宝马、奔驰、丰田、特斯拉、福特等),有望继续在高精度地图产品方面,与四维进行合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四维在中国电子导航地图领域的龙头地位比较稳固。其龙头地位有望继续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得以延续。目前高精度地图订单开始落地,从车厂2021年L3量产规划来看,2019和2020年是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的集中发生的时间段。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0亿元/4.68亿元/5.60亿元,EPS分别为0.37元/0.36元/0.43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2倍、54倍、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低于预期的风险,传统车厂L3车型量产时间低于预期的风险。



上一篇:诺普信(002215)回购彰显信心,发展趋势向好
下一篇:博雅生物(300294)聚焦血制品,鲤鱼跃龙门
2
发表于 2019-02-18 21:42: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网站地图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5-2-4 00:52 , Processed in 9.40864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