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股11月迎“开门红”,在监管层发声“股权质押”、提振市场信心等利好频出背景下,11月份市场将如何表现?未来股市投资机会在哪里?请提供一些操作策略及建议。
经历过史上最差10月之后,11月行情本身值得期待。而从10月中旬开始,政策性利好不断,这也有利于市场完成筑底动作。从历史规律看,11月份大基建和大消费均有所表现,投资者可以去跟踪水泥建材、工程建设、家电、计算机等行业。
2、近期A股印花税征求意见,税率1‰不变,这释放什么信号?券商股的“春天”是否已临近?
印花税调整对于A股来说,在情绪上影响相对较大,短期可以改变市场投资者投资情绪和市场运行趋势,但中长期趋势不会发生变化,维持印花税不变,说明监管层在应对股市变化和维稳中,或许会有更多措施推行,暂时没有必要进行印花税调整。券商行业的回暖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回暖和复苏,在经济向好,股市出现牛市行情下,券商行业再会迎来春天。
3、民企座谈会定调,将帮助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民企,这会给相关A股带来哪些影响?
这传达给市场非常正面积极的信号。去杠杆到现在,不断有研究表明,杠杆降得最多的是民企,而不是杠杆较高的国企,这也给民企带来了流动性压力,股权质押平仓风险便是去杠杆叠加股市下跌所形成的共同结果,而风险基本集中在民企,一旦发生大规模平仓事件,伤害的不仅是A股股市,对民营经济将形成重大打击。众所周知,能够上市的民营企业往往是当地企业的佼佼者,全国范围内股权大规模变更,一方面将打压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股权变更后对企业后续经营状况所负担的社会责任,如就业也形成重要的影响。
主席民企座谈会坚定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给予相关企业信心,同时化解了资本市场的平仓风险。修复了市场对于A股的悲观预期,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形成坚强的支撑。
4、11月1日,人民币汇率大涨逾570个基点,离岸收复6.91关口,其暴涨原因何在?该如何看待人民币未来的走势?
此前路透报道称,英国与欧盟即将达成一项协议,允许英国金融服务公司在英国退欧后留在欧洲市场。同时,周四欧市早盘,英镑飙涨逾1%,这也缓解了美元走强对人民币的压力。而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这也被认为是人民币转强的核心。当然,从汇率影响角度,适当的干预可能也是有的,这也可能是到了央行维稳人民币的必要出手点。
快问快答
1、近期市场环境发现微妙变化,高层同特朗普通话,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迎来转机?
在特朗普面临大选之际,为了不失选票,和中国有和解的迹象,这不能说明中美贸易迎来转机,真正的缓和要看特朗普行为上的诚意。
2、证监会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将对A股产生什么影响?哪些个股值得关注?
这是变相鼓励救市资金救助优质企业的一种手段,对A股底部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被低估的优质企业可以给予关注。
3、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掀起人工智能热潮,有哪些潜力标的可以介入?
人工智能的炒作不会一两天就结束,哪些标的值得关注,需要市场的各种合力去挖掘,大的逻辑还是超跌属性。
4、10月29日贵州茅台首现“一”字跌停,市值单日蒸发766亿元,背后有何启示?白马股是否还能被继续看好?
贵州茅台作为价值投资的代表,出现跌停是比较罕见的。上市17年以来第一次一字跌停。历史上,每一次贵州茅台大跌,往往是市场的重要买点。这也符合白马股补跌,市场才能完成最后一跳的预期。白马股相对于沪指表现仍属强势,暂时不建议重仓持有。
5、本周一中国平安抛出 “千亿回购预案”,会否又是一场忽悠?对其股价将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平安抛出回购预案与业绩下滑存在一定的干系,也符合政策。以中国平安的现金储备看,不至于是忽悠,对股价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总体价格仍不低,观望就好。
6、A股年底保壳战打响,有哪些“地雷股”要小心?
年内不少发出退市警示的公司,最后真的逐步兑现了。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公司股价跌破面值、净资产为负,这几个雷,不要轻易去踩,大概率竹篮打水一场空。
7、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已经收官,中小投资者该如何掘金?
三季报披露已经落下帷幕,部分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显示出高增长和高成长性,此类公司业绩增长或对股价反弹形成支撑,投资者可从上市公司三季报中挖掘哪些业绩呈现高增长且股价处于超跌的个股进行重点关注。
8、证监会日前声明优化交易监管,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在此背景下,妖股炒作风会不会重现?
优化交易监管,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主要体现在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但不意味着对涉嫌股价操纵的行为视而不见,妖股炒作背后或多或少存在恶意炒作和股价操纵的行为,如果不加干预,将使市场丧失公平、公正原则。
9、市场热议“政策底”到了,该如何理解A股本轮的“底”?
本轮市场调整,触及2449.20点,监管层连续发声,维稳市场,可见力度不同一般,同时,对于化解市场系统性风险(股权质押),采取多种举措,显示出管理层的信心和决心,A股市场是否见底,不仅仅在于政策方面,更多在于情绪方面的转变和市场资金面支持,本轮市场底部持续反复后反弹放量,说明市场情绪发生变化,人气和信心开始回暖。
10、万家乐董事长牵涉非法集资骗局,公司股价2018年市值下跌超70%,投资者该如何避免踩雷?
投资者对于有负面报导的公司,尤其是欺诈发行、财务造假、高管有不诚信行为的企业加以规避,估计能避免大部分此类事件。
11、中央政治局经济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该如何看待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对相关个股有何影响?
市场普遍预计此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将有所缓和。在此预期下,房地产板块或迎出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12、“个人破产制度”呼声再起,对此该如何看待?破产后欠债可以不还吗?
在高负债时代个人破产制度可以很好的完成一些“执行不能”的案件。个人破产制度的成立一方面可以解决债权人的一部分诉求,另一方面也给债务人一个重新再来的机会。
13、香港证监会发布数字货币资产新规,未来或向交易所颁发牌照,是否意味着监管破冰?会逐渐推广到内地吗?
探索阶段可能不会很快颁发牌照,需要进一步的等待,至于内地,或许还需要更长的阶段。
14、美股市场10月失血近2万亿美元,科技股遭遇金融危机以来最差月,对于A股的影响有多大?
美股的下跌对A股并非坏事,短期会受到其影响,但中长期还是需要看内因,目前A股政策维稳下短期回调空间有限。
15、巴菲特6亿美元杀入两家支付公司,其投资取向是否有变?投资者有什么借鉴学习之处?
巴菲特的趋向没有变,只是对科技股的态度发生改变,或许是投资跟上时代跟上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投资理念的体现。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样,投资理念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变化而适当调整 |
上一篇:券商热议11月行情:反弹可看高至2700点 关注基建板块下一篇:11月买什么票?5G+自主可控+基建或成领涨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