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4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报解读】上海将建车规级芯片设计和中试平台,这一细分产品车用占比居全行业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04-17 06:5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将建车规级芯片设计和中试平台,这一细分产品车用占比居全行业第一,机构看好国产厂商验证机会

上海将建车规级芯片设计和中试平台,这一细分产品车用占比居全行业第一,机构看好国产厂商验证机会,这家当地公司产品正处在车规级认证中,另一家已发布全系列产品。

一、三大因素造就汽车MCU准入门槛高

MCU是简化后的CPU,集成存储、接口等形成的单片机,专注于控制功能。对于MCU而言,核心频率/核数量、存储器容量、接口丰富度等是重要性能指标。

汽车MCU准入门槛高,具体体现为:1)技术壁垒高。汽车MCU壁垒较高,在工作环境、交付良率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要严苛于消费类与工业级MCU,大部分国内厂商在生产工艺、良品率、认证标准等处于追赶阶段。2)车规认证难。需要满足AEC-Q100和ISO 26262标准,一般需要2-3年时间,对供应商短期内的业绩没有较大的加持。3)格局固化,行业壁垒高。全球整车供应链基本固化,新厂商切入较为困难。

二、汽车MCU已成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

IC Insight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CU销售额达到196亿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长23%,未来复合增速有望达到高个位数。分下游看,汽车为第一大下游,占比33%,其次为工控25%、计算机网络23%、消费电子11%。未来,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将带来MCU需求量提升和产品技术迭代,而风光储、自动化产线、安防、医疗、家电等将推动工控市场持续增长,汽车、工控将成为MCU市场的重要增长极。德邦证券研报预计到2025年,全球车规MCU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12.57亿美元,20-25年CAGR为11.34%。

三、国内MCU厂商获得更多的验证机会

德邦证券陈海进认为,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化判断,MCU的需求随汽车功能丰富而逐步提升。国内虽然车用MCU市场较大,但是国产厂商在全球市场份额不足2%,且大都在对芯片可靠性、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车身控制以及后装市场。当前汽车MCU芯片持续紧缺,国内车企的芯片供应问题频发,叠加供应链替代的需求,国内MCU厂商获得更多的验证机会。目前国内厂商有望率先从要求较低的车身控制、中控仪表等领域开始,慢慢进入电源管理、智能座舱主控以及底盘、动力域等高端应用。

四、相关上市公司:中颖电子、中微半导

中颖电子:地处上海,公司首款32位车规级MCU工程品已于多个客户端送样、测试及进行应用开发,车规级AECQ100的质量认证也正在进行中。

中微半导:公司发布全新车规级MCU BAT32A2系列。新器件经过严格可靠性标准测试,符合AEC-Q100 Grade 1车规标准,主要应用于汽车及高端工业市场,目前已在客户端应用开发项目中全面量产,其发布标志中微半导在车规级32位MCU市场上的重大突破。



上一篇:【狙击龙虎榜】硬件先跌先反弹确认AI调整期间或仍将反复活跃
下一篇:【财联社早知道】互联网安全的核心支撑,商用密码行业或受益于新政策催化,5G+物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网站地图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5-5-1 23:31 , Processed in 8.78933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