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2017/1/10) 老钮评论 为了国家利益的选项 1、 各项经济诉求往往是彼此矛盾的,比如,要抑制通胀往往会牺牲经济增长,要对外均衡往往会挑战内部原有的均衡等等,不一而足。现在,中国面临一个选项“要汇率稳定还是保住外汇储备”?因为,要稳定汇率就难免外汇储备缩水,要外汇储备不缩水,汇率的稳定性就需要放弃。我们今年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2、 2017年7日国家外汇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较11月底下降410.81亿美元。而2016年全年,外汇储备下降3198.4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少降了1928.12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峰值出现在2014年6月份,当时的数额是3.9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峰值过后历时2年半的时间,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缩水9800亿美元。 3、 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结果?当然是人民币贬值预期之下的种种市场行为。按央行的分析,主要因素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此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很明显,排在第一位的是: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意思很清楚。境内外汇的流出是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基本因素,为了阻止贬值,央行必须拿出外汇储备换回相应的人民币,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减少。 4、 央行该不该这样做?当然应该。因为对弱势货币经济体而言,抵御汇率剧烈波动的风险,这是外汇储备存在的基本功能之一。所以,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外汇储备减少,这是必然的过程,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完全不必可以大惊小怪的过程。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外汇储备少了,中国会发生危机。我认为,给出这样的说法的人,应当摘掉他经济学家的头衔。规范的说法应当是:当外汇储备数额低于短期外债数额之时,一个国家会出现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但目前中国的外债总规模只有1.4万亿美元,短期外债只有不到9000亿美元,相对于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非恐怖之事。 5、 人们也许很健忘。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外汇储备不断增加,那时这些经济学家叫嚷“外汇储备过多”、“多了没用”等等,并呼吁政府大开国门,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鼓励居民境外旅游,以消耗外汇储备。现在,人民币贬值了,外汇储备缩水了,返回头来拼命叫喊危机了,什么意思?往好了说,这叫危言耸听,煞有介事;往不好了说,这是煽动市场情绪,制造恐慌,助推做空中国。 6、 我们反对胡说八道,但也必须提醒国家防微杜渐,当心“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短期看,中国外汇储备没有被“击穿”——低于外债水平的风险,但长期看,我们的外汇储备有被“磨穿”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趁着实力雄厚之机,采用“非常手段”把恶意投机者彻底“干倒”。比如,抓住美元贬值的时机,以外汇储备的大量抛售使得人民币大幅升值,让投机者血流成河,反手大量收购美元,压低利率,突然将人民币汇率压低到“全世界公认过分低”的水平,然后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我认为,有这样几次,投机客将远离人民币。 7、 这样做,会不会使美国有理由给中国带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我认为,我们不这样做,它们依然会给我们带上这顶帽子。因为,它们要打“资本争夺战”,势必高筑贸易壁垒,逼迫中国企业为绕过贸易壁垒而去美国直接投资。既然如此,我们中国在汇率问题的选项就应当是:保护产业资本。我们千万不要被“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想”困住手脚,只要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人民利益,没有什么值得忌讳的。暴打投机客这样的事情,越凶狠、越到位越好。 8、 我反对“两头儿兼顾的软磨方式”。就像现在,过一阵子收紧外汇管理,然后出口打一巴掌,打完就完了。然后为短暂的胜利沾沾自喜。这会让投机者三番五次地来袭,最终“磨穿”我们的外汇储备。所以,如果我们确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低于货币攻击是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功能,那我们就该不失时机地勇敢出手,而且一定要突如其来,一击致命。(钮文新)
行情视点 上周我们强调市场短期能否反弹需要关注多空力量的对比,而本周一主板市场继续保持成交量能的温和放大,这样的状态在反弹初期是很理想的。创业板周一虽有小幅度调整,但成交量能继续缩小,到了量缩极致的状态,这也预示着有调整结束之意。市场再次被中字头个股上拉,全天指数保持强势;其中以国企改革为主的军工表现很亮眼,在上周五爆发后今日延续了反弹,从军工板块的反弹质量上来看,此板块板块效应很强人气扩散效应很好,有酝酿军工主升浪的潜力,那么对于整个市场的行情启动将至关重要。整体中小创出现止跌迹象,创业板收盘也收出止跌十字星,后期指数企稳之后,个股将展开反弹。策略上选股的同时将开始准备逐步布局。 PS:【热点板块】、【市场风险】详见《三星情报》 仓位策略短线:10% 中长线:20%
精彩回顾
公司聚焦 茂业通信控股股东转让股权 茂业通信(000889)控股股东中兆投资9日与通泰达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前者将所持茂业通信7000万股(11.26%股权)作价14亿元转让给后者,单价每股20元。公司最新收盘价15.59元。 浪莎股份获西藏巨浪二次举牌 浪莎股份(600137)再获西藏巨浪举牌,这是后者一个月内的第二次举牌。据披露,自2016年12月19日至2017年1月9日,西藏巨浪买入公司5%股份。此前的2016年11月3日至12月13日,西藏巨浪已买入486.19万股公司股份。截至目前西藏巨浪累计持有公司972.18万股,占总股本的10%。西藏巨浪表示,此举属于财务投资,无意于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同济堂回购股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同济堂(600090)拟以不超过1亿元总额,按不高于15元每股的价格,预计回购公司股份约666.67万股(占总股本约0.46%),作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份。上述回购价格较公司停牌前股价溢价近27.7%,回购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至6月30日。 利好情报 南都电源(300068)参设南都电源储能电站基金,投资公司相关建设和运营项目。基金首期规模暂定50亿元,公司出资比例为20%。★ 科达股份(600986)获大股东累计增1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7%。 广济药业(000952)2016净利预增593%-640%。 天龙集团(300063)预增180%-263%。 晨鸣纸业(000488)预增90%-110%。 海立美达(002537)年报拟10转12派0.5元。 赛为智能(300044)签订2.33亿IDC 机房采购及建设合同,占2015年营收的35%。
主力动向 两市缩量震荡 资金青睐宝色股份(300402) 周一,两市低开高走,总体呈现震荡走势,创业板依然表现较弱。两市共计成交415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393亿元;两市共计净流出71.43亿元,其中化工行业净流出13.41亿元居首。截止收盘,沪指涨0.54%报3171点,创业板指跌0.17%报1961点。盘面上,混改表现仍旧强势国防军工、特钢、海工装备、非汽车交运等板块涨幅居前,高送转、次新股、养殖业等板块跌幅居前。龙虎榜上,营业部净买入前三为黄山胶囊(002817)、仰帆控股(600421)、海欣食品(002702),宝色股份(300402)获买入0.86亿元位居第四。宝色股份(300402)亏损严重,带有军工、新材料概念,具备混改预期。
机构动向 2017年首周基金调研14家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上周基金公司调研了14家上市公司,其中电子元件相关概念受到基金密切关注。具体来看,上周被5家以上基金“组团调研”的上市公司有5家,其中受到较大关注的是大冷股份(000530),获得了10家基金公司的集中调研;同时,友邦吊顶(002718)、赞宇科技(002637)和太阳纸业(002078)也迎来了多家基金公司集中调研。整体来看,上周基金调研的细分行业达到11个,行业分散度仍较高,重点关注各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关注度较高的是工业机械、电子元件、建筑与工程等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关注电子元件的公司增多。如江粉磁材(002600)有诺安基金等基金公司调研;中航光电(002179)则有华夏基金等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