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8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5-04-14 中证投资参考 (星期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04-14 10:4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5-04-14 中证投资参考 (星期一)

【今日导读】
>迎交付大年 海风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
>快递业务量创新高 出口转内销成增长新引擎
>体育总局启动30城试点 赛事经济发展再提速
>水泥股盈利能力逐季修复 有望受益基建加码

【中证视点】
迎交付大年 海风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

  2024年风电招标量同比增长90%,预计2025年行业将进入密集交付期。而2025年一季度海风招标翻倍以上增长,随着二季度进入开工旺季,海风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
  海上风电储备项目丰富,江苏、广东陆续打桩开工,年内海风装机量有望突破12GW。据悉,4月2日,广东青洲七项目启动沉桩,帆石一、青洲五、青洲七共3GW项目进入同期施工阶段。4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阳江三山岛±500kV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全面开工。用海政策调整落地后国内海风已经重回高速发展轨道。
  另外,风电板块基本面基本不受美国关税影响:一方面,根据ACP,2024年美国陆、海风装机分别为4.0、0.1GW,合计仅占全球的3%左右。其中,美国陆风装机已连续四年大幅下滑至十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海风累计装机仅0.2GW。另一方面,根据CWEA,2020年后我国风机未再向美国出口,主要出口地为“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因此,我国风电产业链出美敞口较小,基本面无忧关税风险。而中欧电车关税破局在即,谈判缓解了中欧贸易紧张,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示范。
  建议关注:1)东方电缆(603606) 截至25年3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达179.75亿元,同比增长130%,达历史最高数据。其中海缆在手订单88.27亿元,陆缆在手订单63.53亿元,海工在手订单27.95亿元。2)大金重工(002487) 是国内首家出口欧洲海塔、超大型单桩的风电海工装备制造企业。2022年率先拿到欧洲海风单桩、海塔订单,2023年公司迎来了海工规模化出口元年,全年向欧洲累计发运海上风电海工产品合计近10万吨。截至目前,公司欧洲在手订单丰富,以及被欧洲某客户锁产约40万吨。

【热点聚焦】
快递业务量创新高 出口转内销成增长新引擎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18天。今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带动了快递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增。邮政快递业不断延伸服务网络、创新服务产品和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4月以来,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大量出口企业转向内销市场,导致国内物流需求激增。如4月11日,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直接带动快递行业订单量增长;义乌商户通过“定制化仓储”服务实现库存周转率提升3倍,并依托安安快寄的低价物流(4-6元/单)快速打开下沉市场。随着出口转内销的快速推进,快递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行业龙头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申通快递(002468) 、圆通速递(600233) 等。

【产业观察】
产业链日趋成熟 三星计划推出首款三折叠手机

  据媒体报道,三星首款三折叠手机内部型号为Q7M,公开型号为SM-F968系列,预计今年10月正式发布,采用更大屏幕与复杂铰链设计,延续折叠屏技术优势,被称“2019年以来最大创新”。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Mate XT三折叠旗舰手机的销量已突破40万台。作为一款定价超过2万元的高端产品,这一销售成绩堪称成功。华为Mate XT于去年9月正式发布,是全球首款采用三折叠设计的智能手机,开创了行业先河。自上市以来,该机型一直备受关注,市场需求旺盛,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第三方市场上,部分版本甚至被炒至加价超过3万元。
  据多家第三方机构统计,8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已超过17%。展望未来,预计到2025年,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将突破5000万台大关。继头部品牌推出或计划推出折叠屏手机,硬件创新的焦点逐步转向折叠屏方向,而中国厂商有望保持全球最大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据IDC预测,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未来5年CAGR将高达19.8%。
  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日趋成熟,新增组件受益最大,可关注东睦股份(600114) 、联得装备(300545) 等。

美国宣布对消费电子豁免关税 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机械电子类产品是我国向美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2024年占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41.45%,其中智能手机更是中国出口美国的最大品类。
  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直接受益。美国本土难以快速建立消费电子产能,关税豁免后,亚洲供应链优势得以保留。二级市场,消费电子在前期大幅下跌后,部分公司已接近历史底部水平,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可关注立讯精密(002475) 、歌尔股份(002241) 等。

【行业动态】
体育总局启动30城试点 赛事经济发展再提速

  4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其官网发布通知,确定在30个城市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试点周期为2025-2027年。这一举措旨在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促进体育休闲等服务消费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培育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的部署,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此次试点工作预计将对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体育赛事的增加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餐饮、交通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国家体育总局此次在30个城市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将为体育产业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经济的多元发展。
  相关公司中,力盛体育(002858) 专注于体育运动业务开展,围绕赛事IP核心、体育空间矩阵、数字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协调,构建全场景产业生态闭环,打造体育消费综合服务平台。姚记科技(002605) 在体育文化产业新的布局,积极与国内外各大体育IP探索合作方式,致力于改善国内体育IP商业化市场,响应国家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的号召。

北斗服务接入 助推具身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近日免费开放了机器人时空智能三体开发套件SpatiX,目前其已与多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合作。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无论是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还是任务执行,本质上都是将数字驱动指令转化为物理世界的精准操作。想要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高效协同,必不可少的桥梁是时空智能能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写入未来产业体系,明确提出将智能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的新一代智能终端。相较于传统工业机械臂,以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具身机器人通过环境感知与运动协调能力的双重跃迁,正在从封闭式专用系统向通用化智能平台、从单一限制场景向复杂全域空间加速转型,这对全域全场景的时空智能能力提出迫切需求。
  涉足时空智能的上市公司有:航宇微(300053) 凭借在宇航电子、商业卫星星座运营和卫星大数据应用领航者地位,公司成为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主题合作伙伴;天源迪科(300047) 子公司为大疆无人机行业平台商,拓展低空经济数据服务。

AI打破脑机接口延迟壁垒 助力患者恢复语音表达

  4月11日消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在脑机接口(BCI)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技术,帮助重度瘫痪患者恢复自然语音表达。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AI)模型,将大脑信号实时转化为可听语音,解决传统语音神经假体延迟问题。
  该研究团队通过捕捉大脑运动皮层的信号,并利用先进的AI算法实时解码这些信号,从而生成自然语音。这一技术的实时性显著提升,能够将大脑信号在极短时间内转化为语音输出,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沟通体验。随此次技术突破不仅为瘫痪患者和失语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的沟通工具,还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脑机接口概念股可关注,创新医疗(002173) 、三博脑科(301293) 等。

【信息追踪】
全国首个“四算融合”算力网络建成 芯片国产化超九成

  近日,我国首个“四算融合”的算力网络正式宣布建成。这一最新建成的算力网络调度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国智算、通算、超算和量子计算在内的四种类型的算力。算力服务器规模超100万台,智算规模超43 EFLOPS,并网21家智算中心、3家国家级超算中心、3家量算中心,可调度算力资源占全国六分之一。平台自有智算中心的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对保障供应链安全、推动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算力网络,核心是利用强大的网络能力将分散在各地的算力资源汇聚连接,再根据需求来实时动态进行调度,从而达到成本和效率的最优解。而最新建成的“四算融合”算力网络可以对不同类型算力进行调度。算力网络的核心载体正由传统的“云计算”向云和AI深度融合的“云智算”升级。
  布局“四算融合”构建自主可控算力生态,相关上市公司有:龙芯中科(688047) 自主指令集架构适配率达90%以上,深度参与国家超算中心建设;中科曙光(603019) 液冷技术行业领先,参与多地智算中心建设,2025年订单同比增长35%;紫光股份(000938) 云计算+存储+网络全栈能力,中标北京丰台算力中心,政务云升级核心服务商。

水泥盈利能力逐季修复 有望受益基建加码

  近期水泥行业龙头接连传来好消息:海螺水泥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08亿元,同比增长20%,扣非净利润16.50亿元,同比增幅同为20%。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成本端,煤炭价格回落及生产效率改善为盈利修复提供支撑;需求端,基建投资回暖带动水泥销量边际回升。另外,冀东水泥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水泥熟料综合价格同比提升超20元/吨,带动毛利率明显改善。公司计划年内将特种水泥销量同比提升40%,占比增至8%,重点发力水利、核电等场景需求;金隅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季度总体销量和去年基本持平,一季度水泥销售均价同比提升20元/吨以上。并进一步指出,今年水泥市场启动较早,春节后全国基本推涨了一到两轮价格,整体形势向好。分区域来看,北方优于南方。去年四季度行业缓解了“内卷式”竞争的形势,为今年的开局增强了信心。
  2024年二季度以来,水泥行业龙头竞争战略变化,行业利润诉求增强,企业逐步恢复竞合机制,配合错峰和涨价,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盈利能力逐季修复,2024 Q1-Q4水泥板块各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19%、-79%、-13%、85%,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3%、18%、20%、25%。展望后续,出口压力下基建政策有望加码,带动水泥需求持续复苏,多政策持续促进供给侧优化,助力行业供需改善,水泥价格和盈利具备上行基础。建议关注优质龙头海螺水泥(600585) 、华新水泥(600801) 及上峰水泥(000672) 等。



上一篇:2025-04-11 上证早知道 (星期五)
下一篇:2025-04-14 时报财富资讯 (星期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网站地图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5-4-30 04:06 , Processed in 8.14926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