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59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力的筹码判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03-24 08:4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初步了解了主力的构成之后,跟踪与分析主力的仓位就是另一件重要的事了。

  首先可以从公开信息中了解,比如上市公司的报表,从以前的一年两次发展到现在的一年四次,其中公布的股东人数以及人均持股数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股东人数减少与人均持股同步上升是最常见的规律,但由于在股改后,有大量的股改限售股上市流通,而股改限售股也有“大小非”之分,其中的账户数量以及持股数量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也会存在股东数增加,但人均持股数不减反增的现象。当然,在设计上市公司股份变动,比如送股或转赠股本后除权,增发或配股上市流通后,也会引起股东数以及人均持股的变化,对比不同报告期的数量变化以及股价运行区间可以直观判断主力在加仓还是建仓,加仓或建仓的大概成本区域。再比如现在除了上市公司的报表,每季度还会有基金的报表,其中有单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的市值情,如果能够综合所有基金的报表,就可以从中发现某只股票上的基金持仓变化情况。由于该数据比较庞大,所以可以上有关的证券网站,看有关基金的数据分析,“拿来主义”省时省力。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报表公布期长达3个月之久,所以对于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来说,再拿到最新报告期的数据以后,可能已经滞后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股价运行情况以及换手率的情况也相当重要,必须加以结合判断。

  其次,在拥有了有关静态数据之后,可以用证券分析软件加以辅助。十几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分析软件也在不断更新,从早期的“钱龙”分析软件到后来的胜龙、大智慧、指南针等等,显示主力仓位以及运作手法的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具体技术指标的名称如何改变,但基本离不开均线系统、换手率、乖离率、强弱、成本分布等几个指标,其内在的最重要因素还是“价”与“量”的关系。把静态的基础数据结合软件的动态分析,当然,不可忽视的还有分时成交情况,那么准确性又将大大提高一步。不过,在当今市场,纯技术分析也终有其缺陷,如何先知先觉始终是博弈各方所要争取的高地,所以,具体席位的仓位变化也一直是参与者想了解的,从早期部分券商提供所谓的“龙虎榜”(但始终受到卫星接受频点的限制)招揽客户,到近期一度出现交易所交易数据欲商品化的势头,如果确实能够获取这些信息,当然也就意味着庄家在你面前穿了“皇帝的新装”,但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可能还无法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两个交易所每晚公开的异动个股的成交回报也可以透露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上一篇:《看懂一幅图!胜炒十年股!》之“潜龙勿用”——庄家震仓洗盘我知道!(月线篇)
下一篇:股市实战绝技(二)——开盘三线与开盘双线
2
发表于 2008-08-20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这比我早上的经济学英文版难N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网站地图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5-3-31 08:23 , Processed in 8.29175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