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与市场最后决战:价涨量缩,短期各赢一半,长期看这次政府或最终获胜!》:一方面是价格继续在上涨,另外一方面是成交量降至冰点。“有价无量”的房地产市场是“政府和市场”短期博弈的结果,但长期看政府或将赢得最后这一场决战。对于房地产库存降到历史低点,博览研究员认为,政府不大再出让出更多的土地建房子,增加库存,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去库存的目的就是腾出资源和发展空间给新兴产业。从这个角度看,短期房价也是有很强的价格支撑。与此同时,需求却没怎么降(甚至还可能在增加,今年二线重点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等),资金流动性也没有大幅的下降(资产荒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市场对房价刚性上涨预期(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还没有转变,种种因素决定了短期房价或还将持续上涨。对于政府而言,我们注意到,尽管房地产价格上涨,但是市场成交量急剧萎缩。也就是说,这个价格上涨实际上是不真实的。那些炒房投机客在享受房价上涨带来资产账面的浮盈时,并没有考虑到决策层已经将这个市场围封起来,通过“限售限购”等方式降低成交量。价格涨了,但是成交不了,那就只是一个账面游戏,最终卖不出去的房子还是得挪到租赁市场。在博览研究员看来,这次调控是政策与市场在房地产上最有的一次决战。尽管双方目前各赢一半,但是从长期看,这次即有可能是政府全胜:价格虽然上涨,但是成交不了,无法快速成交,房地产几十年获得的暴利被封锁,无法变相,最终不得不贡献出来,服务租赁市场,进一步为实体服务。
《何为“改革原点”?讨论所谓“新周期”之前先弄清楚经济处在什么阶段!》:什么是“改革原点”?博览研究员认为,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实体经济层面——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速本来呈急剧下行状态,但四万亿强刺激和货币放水强行了抬升了经济增速,将实体经济中原本就扭曲的经济结构进一步放大,也造就了以房地产、基建投资为代表的传统产能的加剧过剩;一个是2013、2014年金融创新之前金融层面——在2012年的时候刺激效果就趋于结束,产能应该开始大幅收缩,但由于2013、2014年金融伪创新了扭曲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把四万亿对于房地产泡沫、金融泡沫的刺激进一步扩大到了夸张的水平,从而让经济增速的下行相对放缓,一直到2015年才正式步入7%以下的区间。而这些也都意味着金融危机期间,中国GDP季度增速曾一度达到6.4%的历史低点,现在来看或许是“正常状态”,当前GDP增速重回7%以下,也正是在回归“改革原点”。
博览财经-首席银行内参-170922.rar
(77.52 KB, 下载次数: 188)
|
上一篇:博览财经-国际资讯参考-170922下一篇:财联社-早报-17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