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钨精矿价格今日继续上调,每吨上涨5000元,数据显示,目前黑钨精矿均价每吨涨至110750元,白钨精矿均价涨至均价每吨109500元,七月初以来,钨精矿每吨涨约30000元,同时,钨粉价格也不断走高,目前每公斤为259元。
近年来钨精矿价格处于低位,成本价格倒挂,导致海内外部分钨矿山退出行业。另外,环保压力加大,钨矿山成本增加,部分中小型矿山生产受影响。需求方面,受益于工程机械等行业增长,今年硬质合金需求量明显提升,出口量也在改善。业内预计,在供给受限以及下游需求稳健的推动下,钨制品行业盈利也将延续改善,章源钨业(002378)、中钨高新(000657)等钨制品业务占比较高。
相关概念股:
章源钨业:副产品销售对冲大部分主营收入下滑,营业外收入增加是扭亏主因
拥有矿山开采、冶炼和深加工全产业链优势,在钨粉及碳化钨、硬质合金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并与兵工集团研制钨合金制品。另外,公司拥有的钨资源矿品位较高,并通过收购欧洲硬质刀具设计服务商,布局下游产业全球收购。
公司公布2016年度报告:2016年共计实现收入13.11亿元,同比下降2.41%,实现归母净利润4712.07万元,同比减亏129.48%。虽然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仍为负值,但分季度来看,四季度已经成功扭亏,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53.25万元。
副产品销售对冲大部分主营收入下滑,营业外收入增加是扭亏主因。2016年受钨产品需求不足和价格仍然较低的影响,公司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7亿元,同比下滑20.47%,但同时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3.69%,对冲了大部分主营收入的下滑,因此公司全年营收仅小幅下滑2.41%。公司2016年全年实现扭亏,主要归功于营业外收入132%的同比大增,其中包括政府补助5581万元,此外出售仙龙潭电站得到收益2865万元。
2016Q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扭亏,2017Q1继续盈利。从单季度的业绩来看,公司在2016Q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53.25万元,是2015年以来的单季度首次扭亏。此外,受益于钨市场的企稳回升,公司2017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0.61-882.43万元,同比扭亏。
上游资源保驾护航,中游冶炼科技助力,下游精深加工积极拓展。公司拥有5个采矿权矿山和7个探矿权矿区,钨精矿自给率在30%左右,2016年在石咀脑矿区清水坑区段找出二组钨矿化带。中游冶炼方面,公司开发了钼渣中钨、钼、铜的分离技术,使钨、钼、铜的回收率均达到了90%,同时开发了钨冶炼废水污泥处理技术,环保效益显著。下游精深加工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赣州澳克泰持续加大高端产品投入,完成了对法国UF1公司的收购,助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研究成果的转化。
今年环保力度不容小觑,环保成本的增加对APT生产商造成较大压力,伴随终端需求回暖,或将支撑钨价持续回升,公司作为钨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0.96亿元、1.77亿元和2.50亿元,EPS为0.10元、0.19元和0.27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95倍、51倍和36.5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钨价持续低位徘徊;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厦门钨业:三箭齐发助力中报飘红,稀土全产业链强者恒强
为国内钨业龙头,在钼产业竞争力也处于国内前列,钨资源权益储量为97.44万吨。另外,公司还在积极发展能源新材料产业,不断加大电池材料的资金投入,形成锂离子系列电池材料10500吨生产能力。
中报业绩超出预期,主营业务持续向好。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1.8亿元,同比增长76.6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562.12%。EPS 0.42元。业绩略超出市场预期。
稀土价格底部回弹,资源整合优势显著。稀土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83.3%。公司下属金龙稀土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62.18万元。年初至今持续“打黑”,稀土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价格稳步走高,标志性稀土产品氧化镨钕均价累计上涨54%左右,且增长动力强劲。公司作为国家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基本完成了对福建省的稀土资源整合。预计未来公司在稀土板块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利润增长可期。
钨产业链全线回暖,利润增长后劲强势。公司钨板块业务实现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41.03%。17上半年钨精矿价格回升,报告期钨精矿价格在7.00~8.50万元/吨区间运行,最高涨幅21.43%。受益于钨价上涨,公司下属三家钨矿山企业盈利好转,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35亿元,同比增长108%。硬质合金深加工产品稳定发展,棒材、刀具、矿用合金、耐磨件及顶锤的产销均有较好的表现, 盈利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2017年上半年公司下属三家硬质合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40%,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 104%。钨价上涨或可持续,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大幅度提高。
锂电材料量价齐升,产能扩张盈利可期。公司上半年锂电材料业务实现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116.17%。上半年受益于低价钴库存,锂电材料量价齐升,公司锂电板块业务盈利大幅提升。公司下属厦钨新能源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1.15亿元。锂电材料报告期实现销量7,536吨(其中钴酸锂4,526吨,三元材料2,748吨),比上年同期(5,391吨)增长39.79%,随着全球经济平稳向好发展,下游3C 和新能源汽车将持续拉动锂电需求。年产能2万吨高镍三元材料生产线预计于19年正式投产,届时锂电材料放量,将有望大幅提高公司业绩,未来盈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测公司2017-2019年EPS 分别为0.65元,1.00元和1.28元,对应8月15日收盘价32.15元,动态P/E 分别为49.46倍,32.15倍和25.10倍。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材料需求不及预期,钨矿价格下行风险。
中钨高新:夯实主业,并购钨资源
硬质合金和钨、钼、钽、铌等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产品和装备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贸易业务。
公司业绩受益钨价反弹明显改善:公司主要产品为硬质合金,收购钨矿后产业链将得到延伸。公司盈利能力受钨价影响十分显著,钨精矿价格由13年底14万元/吨左右,连续两年大幅下跌至15年最低5.5万元/吨,公司计提损失达2.88亿元,导致公司大幅亏损。随后产品价格开始反弹,16年钨精矿价连续反弹至7万元/吨,涨幅达27%。公司库存、产品以及拟收购矿产资源均将受益于价格反弹,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从目前来看产品价格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抢占高端硬质合金市场值得期待:虽然中国占据全球40%以上的硬质合金市场规模,但在高端硬质合金200亿左右的市场中,80%的仍然依赖于进口,其盈利能力显著高于低端市场。公司作为国内硬质合金龙头企业,2015年完成2个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通过验收,打破了国外盾构刀具厂家的垄断地位,成功进入高端市场,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公司现有硬质合金产能为株硬6000吨和自硬2000吨,产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收购南硬和HPTEC后,公司硬质合金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
收购高品位钨矿,延伸产业链,提高盈利能力:公司在钨产品价格处于相对底部期间拟收购柿竹园、新田岭、瑶岗仙三个国内主要钨矿,向上游延伸,收购完成后,公司权益量将达到94万吨左右,位居全国第二,其矿产品位为0.32%,远高于夏钨0.17%,洛阳钼业(603993)的0.09%,将具有更
低的开采成本,更强的盈利能力。
新总经理上任,注入新动力: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选举董事的议案》,选举李仲泽先生等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聘任谢康德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新一届领导将给公司带来新的动力,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硬质合金龙头挺进上游,有利于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时受益于钨精矿价格反弹,公司业绩弹性大。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打击超采力度低于预期,硬质合金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
上一篇:雄安新区大数据产业生态呼之欲出 概念股望受益下一篇:两部委发布集体建设用地新政 开启万亿级租赁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