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标题: 被忽视的新能源动力核心材料,分析师测算需求量至2025年拥有5倍以上增长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股票王    时间: 2021-7-24 09:38
标题: 被忽视的新能源动力核心材料,分析师测算需求量至2025年拥有5倍以上增长空间
       被忽视的新能源动力核心材料,分析师测算需求量至2025年拥有5倍以上增长空间,这些标的或被市场显著低估

       电工钢(太钢不锈)精要:

       ①浙商证券马金龙看好电工钢发展迎来黄金时期,其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新能源驱动电机应用上与稀土永磁行业高度相似,单台驱动电机所用的电工钢的价值量在900-1500元左右,和稀土永磁体的价值量相当;

       ②预计“十四五”末,新能源汽车用高端无取向硅钢需求量将达到80-100万吨左右,五年复合增速约为40%,5倍以上增长空间,目前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主要供应商仅有宝钢(全车系认证完成)、首钢(全车系认证完成)、太钢;

       ③除了头部企业宝钢、首钢有明确扩产计划外,分别预计在明年年中和2023年初逐步投产,高端无取向硅钢供给增量十分有限;

       ④马金龙将有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的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马钢股份、新钢股份进行分步估值,目标市值分别为2350亿、1002亿、964亿、471亿、430亿,目前市值被明显低估;

       ⑤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新建项目投产及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

       新能源车由于采用锂电池,放弃传统发动机而改用电机,所用材料也和过去有所不同。其中,电工钢是电机和变压器的核心材料,可以说是驱动现代工业的最核心材料,无可替代。

浙商证券马金龙认为,电工钢发展迎来黄金时期,但从相关公司估值上却严重低估这类核心品种价值,其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新能源驱动电机应用上与稀土永磁行业高度相似。

       马金龙将有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的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公司持有中冶新材70%股权)进行分步估值后,目标市值分别为2350亿、1002亿、964亿、471亿、430亿,目前的市值明显低估。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是新能源车驱动电机无可替代的核心材料

       稀土永磁体是市场最关注的新能源驱动电机的原材料,但电工钢(硅钢)严重被忽视和低估。无取向电工钢作为电机定转子铁芯的核心材料,其磁性能及力学性能又影响着驱动电机服役效果。

       从驱动电力使用材料的价值量来计算,单台驱动电机所用的稀土永磁体价值量在1200-1600元左右,而单台驱动电机所用的电工钢的价值量在900-1500元左右,单台驱动电机所消耗的电工钢和稀土永磁体的价值量是相当的。

       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预计2025年达到80-100万吨,5倍以上增长空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预计“十四五”末,新能源汽车用高端无取向硅钢需求量将达到80-100万吨左右,五年复合增速约为40%。

       ①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于车辆动力性能及稳定性要求逐步提升,对于电机核心材料的无取向硅钢的规格要求非常高。

       ②车企对于原材料认证周期一般在4-5年,进入市场壁垒较高。

       目前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一般为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的最高规格或是高效级别无取向硅钢),主要供应商仅有宝钢(全车系认证完成)、首钢(全车系认证完成)、太钢。

       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电工钢产能已经饱和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未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上升,中国是唯一具备能力提供供给弹性的国家。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供给壁垒极高,产业集中度高 截至去年,我国无取向硅钢高牌号和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硅钢产量由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马钢股份、鞍钢股份、新钢股份(中冶新材)、沙钢股份、广东威恳生产,合计具备高端无取向硅钢生产能力的企业仅8家,而CR5占比达到89.09%,行业集中度高。

       整体上除了头部企业宝钢、首钢有明确扩产计划外,分别预计在明年年中和2023年初逐步投产。其余企业中,因为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全流程生产工艺,且主要以中低牌号产品为主,对于高端无取向硅钢供给增量十分有限。




欢迎光临 股民大家庭 (https://gupiao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