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标题:
投资风向标:为何A股美股走势冰火两重天?7、8月或为反弹窗口期
[打印本页]
作者:
股票王
时间:
2018-7-19 14:45
标题:
投资风向标:为何A股美股走势冰火两重天?7、8月或为反弹窗口期
沪指震荡下跌,创业板指跌逾1%,两市超2700只股下跌,盘面上,保险、钢铁和水泥板块涨幅居前,民航机场、环保、黄金、生物疫苗等板块表现不佳,跌幅居前。对于后市走向,东方财富网汇总了各大机构和名家投资观点,以供参考。
海通策略荀玉根:为何A股美股走势冰火两重天?
核心结论:①08年金融危机最低点以来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312%,上证综指涨幅只有66%,中美企业利润同比年化为8%、1%,差异源于A股制度上的不足。②A股上市标准较为严苛使得BAT类创新型企业漏出,MSCI海外中国指数危机低点来涨幅为1231%,超过美股。退市制度不完善使得A股退市率只有0.3%,美股为6.3%。③A股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仅24%,美股为90%,机构投资者占比低使得A股龙头公司没享受估值溢价,标普500前十大权重股过去十年平均PEG中位数为2.5,高于沪深300的0.5。
银河证券:7、8月或为反弹窗口期
展望后市,周三沪指2800点得而复失,日K线走出四连阴,两市量能继续维持低迷。短期来看,我们仍维持7、8月为反弹窗口期,沪指有望在此构筑新平衡,短期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由于进入中报业绩披露期,基本面优秀、中期业绩优秀甚至超预期的个股,有望获得资金的关注。
海通证券:市场延续反弹 控制仓位减少盲动
从操作上说,目前不宜频繁短线交易,一方面是市场流动性制约了股价弹性,另一方面市场题材切换较快,较难把握。稳健的投资者仍应立足个股基本面,控制仓位后,波段操作摊低成本,如果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可以考虑反向操作。从分类指数看,中证消费和中证医药指数仍旧保持着良好的波段,特别在近期反弹中,医药指数表现突出,因此后市仍旧可以看好这两个板块的表现。
华泰证券:关注能走出独立行情的细分行业龙头
大部分投资者认为短期维持震荡行情,国内外风险因素仍较多,政策意图尚不明朗,缺乏上行动力,控制仓位,部分投资者会趁中报季调仓,逢高卖出逻辑有瑕疵的个股。也有少数投资者认为目前是底部区域,适合做长线投资,在下跌中逐渐加仓。个股选择上,部分投资者注重自下而上选股,关注能走出独立行情的细分行业龙头。
海通证券:货币制造波动 创新才有增长
银行的总负债这个指标其实很重要,目前它的增速比M2增速更低。M2今年6月份增速是8%,今年5月份银行的总负债增速只有6.8%。存款增速今年是比较稳定,但我们知道各种P2P不断爆雷,各种影子银行各种监管,所以影子银行在消失,所以总的货币增速其实低于M2增速。那么从负债来看,其实目前经济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是我们从货币指标来推演我们对经济的理解。
国金策略李立峰:中小创业绩回落 个股以“大”为美
由于创业板整体净利润规模不大,一旦少部分“巨无霸”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如2018年一季报光线传媒拉动创业板净利润增长10%以上)或者是某些个股业绩爆雷(如坚瑞沃能2017年年报计提巨额商誉减值),会对整个创业板的净利润增速造成非常大的扰动,以至于很难反映创业板真实的业绩情况。从今年中报预告来看,部分创业板个股业绩波动大,对创业板整体业绩产生了较大的扰动。个股分别为“光线、智飞、乐视、神雾环保、宜通世纪、金龙机电、宁德时代、温氏、坚瑞沃能”等9家上市公司。
招商策略:A股再现回购潮 重点关注一类公司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是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的参考因素之一,但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不仅要区分不同类型的股票回购,还需要结合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综合判断,尤其重点关注“为增强投资者信心或为开展激励计划而实施回购”且估值低于合理价值的公司,谨防回购低于预期的冲击。
邓海清:央行放大招 债券牛市有望进入下半场
我们认为,该政策意图,在于无风险利率低位的前提下,希望信用利差能够收敛;为了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更需要保证银行流动性合理充裕、无风险利率下行,市场担忧的所谓“货币政策转紧”、“资金面重新紧张”将不可能发生,这意味着,利率债牛市的根基将更加牢固。
中信:央行、银保监会政策出现重大变化!这6个要点是核心
7月18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央行窗口指导银行增配低评级信用债:“网传央行近日窗口指导银行,将额外给予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对于贷款投放,要求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不鼓励。对于信用债投资,AA 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 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同日,银保监会召开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座谈会,意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会议指出现阶段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切实做好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相关工作。
低迷社融无力拯救经济 积极财政正道是“减税、减税、再减税!”
在当前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确实应当更加积极,但是我们认为应当采用“减税”而非扩大财政支出的方式。对于解决当前的“稳增长”与“稳杠杆”两难局面,我们认为财政政策的意义更大,但财政政策不应当通过过去的加大软约束主体投资来实现,更不应该重新刺激房地产,而应当采用减税的方式实现“宽财政”。宽财政同样需要避免再度加杠杆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国企加杠杆,而且是重走投资驱动老路,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减少财政收入(减税)的方式来实现宽财政更为合理,也与中国当前向消费转型的思路相符合。
作者:
lmloq
时间:
2018-7-19 15:31
谢谢分享
作者:
czy112
时间:
2018-7-20 08:14
谢谢分享
作者:
hsm
时间:
2018-7-20 0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股民大家庭 (https://gupiao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